提供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等管线管网测漏、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6043582
经典产品
了解查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杭州迈煌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相关报价,丰富解决方案。
欢迎拨打全国咨询热线:
0571-86043582
公司秉承着“诚信为立足之本;创新为生存之源;服务为永恒主题”的原则,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将为中国智慧水务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炎炎夏日 说说引江补汉工程有哪些特别之处
时间:2024-07-10   发布:杭州迈煌科技   阅读:380

      三峡水库是长江流域的“大水缸”,丹江口水库是汉江流域的“大水盆”,那么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就是连通长江三峡和南水北调两个“国之重器”的枢纽,连通长江、汉江流域与华北三地,是国家水网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江补汉工程总体布置形象图.jpg

引江补汉工程总体布置形象图

炎炎夏日,恰逢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两周年之际,说说引江补汉工程有哪些特别之处,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引江补汉工程:

1、规划久

自从1952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宏伟构想,“引南水、纾北困”就一直是“国之大事”,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先后几代人为之付出心血和智慧确定“近期引汉、远期引江”。

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长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要求尽快启动,从长江干流引水补充汉江相关研究工作,引江补汉工程从此应运而生。

2017年4月水利部批复《引江补汉工程规划任务书》,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正式启动。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5·14”重要讲话,对南水北调后续工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要审时度势、科学布局,准确把握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的各自特点,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战略安排,统筹指导和推进后续工程建设。”这为包括引江补汉在内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8月《引江补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

2022年7月7日上午,国家重点水利工程之一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在十堰丹江口市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是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现场.jpg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正式开工现场

2、论证难

      调水规模和总体布局是两大焦点难点,调水规模确定涉及范围广、要素多、条件复杂,水源区要考虑,长江流域自然水资源条件还要考虑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滇中城市群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未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需求以及引水后的诸多影响;工程受水区涉及京津冀豫地区、关中地区、江汉平原等区域要考虑,与受水区当地各类水源以及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联合运用。

引江补汉工程取水口位于长江三峡库区左岸龙潭溪,出水口在丹江口大坝下游汉江右岸安乐河口,总长194.8千米,由进出口建筑物、输水隧洞、石花控制闸、检修交通洞等组成。此地段属大巴山系东段以及秦岭山系东南余脉,软质岩及碳酸盐岩广泛分布。为了选出zui优隧洞线路,项目设计单位——长江设计集团采用航测、钻探、大地电磁等手段,对工程区约9000平方公里进行全面“体检”,尽量避开强可溶岩区和大断裂带。

      工程总体布局综合考虑地形地质、取水条件、社会环境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选采用具有线路短全程自流引水不影响丹江口水库水质等优点的引三峡水至丹江口坝下安乐河口方案。

引江补汉工程总体布置示意图.jpg

引江补汉工程总体布置示意图

3、施工难度大

      引江补汉工程区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区内分布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三峡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工程全程采用深埋隧洞输水是我国调水工程建设极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

      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决定了这项工程规模宏大、施工周期长达108个月,也因巨大的技术挑战,创造一系列“全国之zui”——单洞长194.3千米、等效洞径10.2米!是我国在建长度zui长、洞径zui大、综合难度zui大的有压引调水隧洞;引水流量212立方米/秒!单洞洞挖量近3000万立方米!是我国在建工程量zui大、引流量zui大的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长距离有压引调水隧洞结构健康监测方案长距离有压引调水管道泄漏监测解决方案);直径12米级TBM(隧道掘进机)数量达10台!是我国在建一次性投入超大直径TBM施工zui多的隧洞;zui大埋深1182米,埋深超过600米的洞段占50%!面临强岩爆、突泥涌水、大断裂、软岩变形、高地温、有害气体等多重风险挑战……为啃下这些“硬骨头”,长江设计集团联合国内ZHU名科研机构、设备厂家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省水利厅积极配合。zui终,工程布局和线路方案顺利通过审查。

引江补汉工程3号平洞.jpg

引江补汉工程3号平洞

建设者在引江补汉输水隧洞开展衬砌作业.jpg

建设者在引江补汉输水隧洞开展衬砌作业

      2022年7月,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两年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聚焦办好“国之大事”,建好“大国重器”,全力建设“安全、精品、绿色、智慧、阳光”的引江补汉工程,实现全面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

4、推进智能建造,建设“智慧工程”

      2024年7月7日恰逢引江补汉工程开工建设两周年,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目前该工程主隧洞掘进已突破二千米,沿线15条施工支洞掘进已超九千米,10台TBM全面开始生产制造,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智能建造全速推进。炎炎夏日,引江补汉工程出口段主隧洞施工现场,洞内三臂凿岩台车破岩凿壁穿行,洞外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的大屏上数字模型同步演示。

在引江补汉工程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大屏上正实时显示工程建设数据.jpg

在引江补汉工程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大屏上正实时显示工程建设数据

首先,通过三维设计创建工程全专业三维几何模型,在此基础上赋予工程建造和运行信息创建工程信息模型(BIM)形成基础数据;

然后,建立工程建造和运行过程仿真模型水力、结构、岩土计算等分析仿真模型,为工程建造和运行提供业务功能支持;

之后,利用以上信息和模型进行在线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评判工程状态进行智慧化辅助决策并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数据与工程实体交互;

zui后,将以上各层次数据和功能融合就能够形成引江补汉数字孪生和智慧工程平台。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能够服务工程全生命期建设和管理支撑工程数字化规划,多专业协同设计及方案快速优化,保障施工安全与进度,实现工程精准化调度和智慧运维,因此它是跨越工程建设、运营维护阶段的一体化智慧工程,也是高起点、高定位多方协同的工作平台。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界面示意图.jpg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界面示意图

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作为水利部首批数字孪生先行先试中wei一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试点工程已初步建成数字孪生引江补汉1.0版,引江补汉工程“面向数字化交付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成功入选水利部数字孪生建设典型案例。两年来,江汉水网公司以打造数字孪生引江补汉工程为目标,扎实推进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打造可以复制推广的新时代智慧水利工程样板。全面引进大机械配套作业、综合加工厂、智能拌合站、信息化实验室等智能建造技术,切实发挥科技力量。

参数驱动的隧洞支护建模.jpg

参数驱动的隧洞支护建模

5、结语

引江补汉工程耗资近600亿元,建设工期预计9年,是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全程采用隧洞输水,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多年平均调水量为39亿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将连通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更充沛, 将有效改善汉江水资源条件。

(来源:极目新闻、中国水利报、湖北日报)

下一篇: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 打造黄河流域水利枢纽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