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等管线管网测漏、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6043582
经典产品
了解查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杭州迈煌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相关报价,丰富解决方案。
欢迎拨打全国咨询热线:
0571-86043582
公司秉承着“诚信为立足之本;创新为生存之源;服务为永恒主题”的原则,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将为中国智慧水务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2024年1~8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较去年同比增长10.7% 发挥稳就业促增收作用
时间:2024-09-30   发布:杭州迈煌科技   阅读:389

     水利部于2024年9月25日(星期三)下午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有关情况,并和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水利工程建设司司长尚全民、农村水利水电司副司长许德志、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共同答记者问题,水利部办公厅二级巡视员刁莉莉主持会议。

水利部于2024年9月25日(星期三)下午召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jpg

     会议上介绍今年1-8月,全国水利工程建设落实和完成投资、实施水利工程数量、吸纳就业人数等均超去年同期,前8月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019.4亿元,同比增长10.7%。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作出了水利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新高。

      其中,河北、广东、浙江、山东、安徽5省完成投资均超过400亿元。7800多个增发国债安排的水利建设项目正加快实施,已完成投资3037.7亿元。河北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北京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

二、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

      今年以来,新开工特别是新时代保护治理黄河的标志性重大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37项重大水利工程,较去年同期多6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通水,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江西花桥水库、内蒙古东台子水库下闸蓄水,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全面建成投产投运;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太湖吴淞江整治、江西峡江灌区、海河流域蓄滞洪区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正在加快实施。

今年以来,新开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37项重大水利工程.jpg

三、水利建设吸纳就业人数持续增加。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实施水利项目4.2万个,同比增长14.1%。其中,新开工项目2.8万个,同比增长18.7%。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截至8月底,全国水利项目施工吸纳就业209.8万人,同比增长6.9%。

问题解答:

1、《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印发以来,各地积极推进水网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和进展?

(1)一批骨干输排水通道和水网重要调蓄结点工程加快推进,提升我国水资源调配能力、洪水蓄泄能力。

      引江济淮、陕西引汉济渭、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实现通水。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一批国家水网骨干输排水通道,以及清江姚家平水库、牡丹江林海水库、水阳江凤凰山水库等国家水网重要结点工程加快实施。

     今年以来,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柳江长塘水库、长江铜陵河段治理、黄河宁夏段治理、海河骨干河道整治及蓄滞洪区建设等37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有力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我国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能源基地、粮食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

(2)省市县级水网建设协同推进,加快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国家水网体系。

      省级水网建设规划全部批复实施,吉林水网骨干工程、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等省级水网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同时,着力推动市县级水网协同发展,目前83%的市级、50%的县级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正在积极推进规划项目实施。

(3)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完善,南水北调工程生命线作用充分发挥。

     自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人。同时,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中线引江补汉工程的良好实施,将连通三峡工程与南水北调工程,使中线工程北调水量由95亿立方米增加到115亿立方米。我们还构建了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中线水源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4)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南水北调东、中线数字孪生水网平台基本建成,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数字孪生系统建成运用,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持续推进,启动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提升水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是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如何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水利部积极推行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

(1)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

     指导各地抢抓我国水网建设机遇,在城市近郊地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发布《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为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行管理等提供标准支撑。下达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30亿元支持60个县开展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提升县域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

(2)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

       对无法纳入一体化、规模化的小型供水工程,因地制宜推进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统一建设和管理标准,实现达标供水。发布《小型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提升技术规程》,为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造和管理提升提供技术标准。

(3)积极推行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指导各地按照“政府监管、企业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总思路,优选专业化机构,根据镇村分布、政府财力、人口规模、工程布局等因素,科学确定县域统管模式,优选专业化机构,以水质水量达标、管理服务到户为目标,建立专业化管护平台,实现专业化管护全覆盖,不落一户一人。

(4)巩固已建农村供水工程成果。

      截至8月底,各地已完成维修养护资金51.47亿元,维养工程5.93万处,1.25亿农村人口受益。指导地方科学应对今年华北、黄淮等地严峻夏旱和湖南、辽宁等地强降雨灾害,强化动态监测调度,有力保障了灾区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3、今年已开工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37项重大水利工程,在保障国家水安全方面将发挥哪些作用呢?

今年以来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7项,工程类型涵盖了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区工程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分布在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投资规模超过2200亿元,对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看:

(1)在保障供水安全方面。

      山东太平水库、广西长塘水库、青海蓄集峡水利枢纽供水配套工程等水利枢纽或引调水工程陆续开始实施,建成后,将充分发挥供水效益,实现区域水资源配置优势,缓解区域水资源紧缺问题,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运用,可进一步增强黄河水沙调控和水资源调蓄能力,控制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和悬河发展,提升黄河中下游水资源保障水平,对健全黄河水沙调控体系、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此外,还有小清河、东淀、永定河等国家蓄滞洪区工程开工建设,将为加快补齐国家蓄滞洪区工程和安全设施短板,全面提升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

     今年开工建设了江西峡江灌区、湖南梅山灌区、河南故县水库灌区等大型灌区工程,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项目建成后将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积近300万亩,对减少干旱灾害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大意义。

(4)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

      北京潮白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通州段)对潮白河38公里河道进行治理,治理完成后可开展密云、怀柔、顺义地下水回补与涵养,进一步增强地下水储备能力,重塑健康自然的河湖岸线,有效提升河道生态功能。

总结语:

       我国将持续加大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尽早发挥工程效益,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水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更多贡献,同时发挥稳就业促增收作用。将着力推进南水北调工程融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充分利用建设区域各类资源,实施“调水+”综合开发模式,以水为基、以水网项目为核心打造“1+N”多业务融合的项目体系,创新“投—建—运”等管理机制,提升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实现水利工程良性可持续发展。

水利部:2024年1_8月全国水利工程建设较去年同比增长10.7% 发挥稳就业促增收作用.jpg

下一篇: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是西水南调工程跨广东广西两省的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