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等管线管网测漏、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6043582
经典产品
了解查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杭州迈煌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相关报价,丰富解决方案。
欢迎拨打全国咨询热线:
0571-86043582
公司秉承着“诚信为立足之本;创新为生存之源;服务为永恒主题”的原则,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将为中国智慧水务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数字孪生技术为灌区输配水装上“智慧大脑”
时间:2025-01-13   发布:杭州迈煌科技   阅读:341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农业耕地灌溉事业快速发展,已建成大中型灌区7300多处,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蓄水、引水、提水、输水、排水工程网络体系。10.75亿亩的耕地灌溉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6%,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贡献了重要力量,丰收背后,灌区建设等水利工程不可或缺。其中,数字孪生技术的运用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字孪生技术为灌区输配水装上“智慧大脑”,精准调配水资源,让每一滴水都发挥价值。

       建设数字孪生灌区(也称智慧灌区),即以物理灌区为单元、时空数据为底座、数学模型为核心、水利知识为驱动,对物理灌区全要素和水利治理管理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实现与物理灌区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

数字孪生技术为灌区输配水装上“智慧大脑”.jpg

场景一:

      2025年开年以来,在山东位山灌区,眼下已经开始提前进行春灌蓄水工作。为确保500多万亩农作物开春后能及时“喝上”黄河水,灌区提早启动了春灌蓄水工作。在灌区的智慧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操作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对灌区干渠系统输配水过程进行场景化动态模拟预演,观察渠道水位、水流时间、流量、温度等各项数据的变化。将渠道的物理要素,像渠道水利用系数、糙率、边坡系数等,全部都纳入数字孪生平台,进行方案的预演。

      作物是否需要水,需要多少水,可以通过需水预测模型进行科学计算,配合配水调度、水动力仿真等模型的使用,能够模拟预演供水过程,生成zui优配水调度方案。通过数字孪生灌区建设,位山灌区亩均可节水近30立方米,扩大灌溉面积10万亩,在节水的同时,亩产比其他同类型灌区高出20%。

山东省位山灌区数字孪生平台.jpg

场景二:

      淠史杭灌区位于安徽省中西部和河南省东南部,横跨江淮两大流域,由淠河、史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受益范围涉及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

      近年来,淠史杭总局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要求,结合灌区管理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数字灌区建设。通过前端感知体系的加强和“灌区专题模型+数据底板”与业务融合,有效支撑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供水科学调度以及渠道防洪“四预”功能的实现,灌区管理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灌溉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的转变。

      实时接入雨情、水情、墒情、工情、视频和气象等各类监测站点数据4099处,利用水情在线监测和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灌区水库、塘坝、渠道蓄水,通过蓄水监测模型构建完整的灌区水源监测体系。利用遥感影像分片区定量分析灌区内1000多座小型水库和20万口塘堰来水量,全面掌握灌区水源供水条件。

      以灌区算据为支撑,利用灌区水资源配置模型,实现不同年型供需水平衡分析和优化配置,在应对旱情上,配水方案编制时间由原来1-2周缩短为几分钟,可以根据降雨来水形势变化及时作出动态优化配水方案的目标;利用灌区渠道调度模型和水动力仿真模型,对水量调度进行场景化动态模拟,实现可视化“预演”,优化复杂渠系下多控制目标的联合调度,提高水闸调度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场景三:

     在江苏,2025新年伊始,新禹河灌区的现代化改造已完成建设。新建成的数字孪生灌区平台不仅能够精准“把脉”灌区内的每一道泵站设施,实现智能化巡检与调度;同时还可以实时汇聚海量数据,为农户定制科学灌溉方案。

     在农田灌溉用水季,我们模拟作物生长发育特性,通过田间气象、墒情、水位等数据,依托数字孪生灌区平台,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用zui短的灌溉距离,zui少的灌溉用水,获得zui大的农业产出。

江苏南京新禹河灌区依托数字孪生平台场景.jpg

场景四:

     欧阳海灌区工程是湖南湘南地区重要水安全保障工程,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生态保护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灌溉衡阳市的衡南县、耒阳市、常宁市和珠晖区共计72.74万亩农田,有干渠四条,总长297.9公里,受益人口156万人。

     欧阳海灌区管理局全面践行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按照“2+N”水利智能业务应用布局开展工作,大力开展数字孪生基础建设,已初步建成监测感知体系、通信网络体系、自动化控制体系、算力基础环境等数字孪生基础设施。

      过去,越是天气恶劣,数据越难传回,灌区实时信息掌握困难。暴雨期间,渠道工程水位、流量、险工险段及闸门运行状态等信息至关重要,传统网络传输方式容易发生信号中断问题,给渠道运行调度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今,不管距离远近、天晴下雨、白天黑夜,灌区数据以及视频信号可实现可靠、高效、快捷传输,有效确保调度中心对全灌区各类信息的全盘掌控。感知体系可以实现骨干渠道运行监测、视频监管、无人机巡查及闸门远程控制。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算法设计,自动控制摄像机自上而下沿渠巡视,自动发现问题,自动上报预警。

湖南省欧阳海灌区工程数字孪生平台.jpg

场景五:

     山西大禹渡灌区于2021年开工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灌区泵站工程、输配水工程、计量监测工程及智慧水管理体系。通过项目的实施,枢纽水源泵站和灌区的5个再扬泵站完成提档升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改善灌溉面积29.1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2.23万亩,年新增节水能力838.8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能2005.8万公斤。

     凭借卫星遥感、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入智慧灌区建设,构建数据分析与共享的数字孪生灌区体系,水渠变“云”渠,灌区拥有了“智慧之心”。灌区“一张图”清晰呈现在大屏幕上,灌区地形地貌、渠系、闸站等分布一目了然,各类引水、供水等数据图表、线条动态呈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利用灌区水源泵站上的相关模型,能够按需整合泵站机组群的运行台数及运行台时,优化提高泵站机组群供水能力,满足灌区群众用水需求。同时能够降低泵站机组能耗、减少黄河泥沙水对机组的磨损。”

     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灌溉节水处处长张翔表示:在数字孪生灌区、水网方面,浙江、山东等10个省级先导区数字孪生水网已经建成投用,初步建成河套、淠史杭等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全国建成709个县域农村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下一步,结合我国水网重大工程建设,在一些水土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再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另外加快实施一批灌区现代化改造,优先把大中型灌区建成高标准农田,为我们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作出更大的水利贡献。

部分消息来源参考央视新闻客户端

下一篇:水利部:表扬2024年水利工作成效显著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部署2025年重点水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