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等管线管网测漏、结构健康监测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
全国服务热线 0571-86043582
经典产品
了解查看管道泄漏监测系统,水听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杭州迈煌科技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相关报价,丰富解决方案。
欢迎拨打全国咨询热线:
0571-86043582
公司秉承着“诚信为立足之本;创新为生存之源;服务为永恒主题”的原则,继续发扬“与时俱进,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将为中国智慧水务事业的发展和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献出我们微薄的力量!
“两重”建设筑基:智慧水网御风险,城市“生命线”保长安
时间:2025-07-28   发布:杭州迈煌科技   阅读:24

       近日,发改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全部下达完毕,共支持1459个项目。主要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医院病房改造和普通高中建设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等重点领域。这里我们重点阐述下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管网的内容,他们都是直接关系到国家水安全、城市运行安全、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拼图。

一、 重大水利工程:构建国家水网,筑牢水安全屏障

       重大水利工程是“两重”建设中保障国家水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应对极端气候挑战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其核心在于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

1、建设内容与重点:

●骨干水网工程: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如西线工程前期论证、中线引江补汉工程、东线后续工程),完善“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建设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如滇中引水、引汉济渭、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

滇中引水工程.jpg

滇中引水工程

●防洪减灾工程: 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建设和达标加固,实施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

●水资源配置工程: 建设大型水库和重点水源工程,增强水资源调蓄能力。推进区域水网工程和省、市、县级水网建设,打通水网“最后一公里”。实施大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水。

●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加强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保障河湖生态流量。

       国家水网先导区建设: 选择条件成熟的区域(如广东、浙江、山东、湖北、广西等),率先开展省级水网与国家骨干网互联互通、数字孪生水网、体制机制创新等试点示范。

2、“两重”建设背景下的意义:

●保障水安全: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有效应对洪涝干旱灾害,保障供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撑国家战略: 为粮食安全(灌区)、能源安全(水电)、区域协调发展(调水)、新型城镇化(供水)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的水支撑。

左江治旱黑水河现代化灌区工程建设动员大会.jpg

●拉动有效投资: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是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

●提升韧性应对气候变化: 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防洪减灾体系,有效应对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

●促进绿色发展: 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用水效率,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二、 城市地下管网:打造“城市生命线”,保障城市安全韧性运行

       城市地下管网(供排水、燃气、供热、电力、通信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和“神经血管”。在“两重”建设中,其重点在于推进更新改造、提升智能化水平、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是城市安全韧性建设的核心内容。

1、建设内容与重点:

●老旧管网更新改造: 这是重中之重。针对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供水、排水、燃气、供热等老旧管道,制定改造计划并加快实施。重点解决管网漏损(尤其是供水)、燃气管道老化锈蚀、排水管道淤堵破损等突出问题。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城市燃气、供水、排水、供热、桥梁、综合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联动处置,提升风险早期识别和预警处置能力(即“城市体检”发现问题的动态监测和解决)。

●地下管网综合管理: 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管网信息的动态更新、共建共享和智慧化管理。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统筹规划与管理。

●海绵城市建设: 与地下管网更新紧密结合,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和建设雨水管网、泵站、调蓄设施等,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减少内涝风险。

●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 作为专项工作强力推进,消除重大安全隐患。

●应急能力建设: 完善管网抢修应急预案,配备先进装备,提升突发事故的快速响应和处置能力。

杭州风起东路城市地下管网监测项目.jpg

2、“两重”建设背景下的意义: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直接关系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等基本功能的正常运转,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底线。更新改造能有效预防燃气爆炸、路面塌陷、城市内涝、水体污染等安全事故。

●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老旧管网(特别是燃气管道)是城市安全的重大隐患,改造更新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工程、安全工程。

●提升城市韧性: 增强城市应对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水)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城市在压力下的基本功能维持和快速恢复。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供水管网漏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有助于节水减排,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改善人居环境: 减少因管网问题导致的路面积水、污水外溢、停水停气等扰民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 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地下管网系统是现代城市高效、绿色、智慧运行的基础保障。

总结

在“两重”建设框架下:

1、重大水利工程着眼于宏观尺度的国家水网构建,解决水资源战略配置、流域防洪保安、支撑国家发展全局的根本性水安全问题,是筑牢国家水安全根基的战略举措。

2、城市地下管网聚焦于微观尺度的城市“生命线”更新与智能化,解决直接影响市民日常生活和城市安全运行的“里子”问题,是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和韧性的关键行动。

       这两者虽尺度不同,但目标高度一致:保障安全、服务民生、支撑发展。“两重”建设是新时代的“国之大者”,必须准确把握推进“两重”建设的科学规律,在已经迈出坚实步伐的基础上,更加坚定信心、持续用力,务实推动“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重大水利工程和城市地下管网有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切实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支撑,在新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崭新一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