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中引水工程概述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工程由水源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设计从云南省丽江市石鼓镇上游约1.5公里的金沙江取水,由泵站提水至总干渠,之后由输水工程自石鼓镇开始进行自流输水,途经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终点为红河州,输水线路全长约664公里。
滇中引水工程有三大特点,一是输水线路隧洞长达607公里,占比高达91.9%,隧洞比例比国内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大型引调水工程都高。二是输水隧洞穿越的地质单元区构造复杂,输水工程跨越了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南盘江四大水系,穿越滇西北横断山脉、中山地貌区及滇中、滇东南盆地山原区。三是与国内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引调水工程相比,工程输水隧洞引水流量及隧洞断面大。
十大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泵站设计制造难、深埋隧洞施工难、地下水处理难、破碎断层穿越难、软岩大变形应对难、应对地震防护难、岩爆危害处理难、有毒有害气体排除难、地热危害治理难、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工艺难等。
截至2023年7月底,滇中引水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54.13亿元。其中,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概算投资637.58亿元,占总投资825.76亿元的77.21%,水源工程已完成开挖工作,输水工程完成开挖613.11公里,占施工总里程755公里的81.16%(其中输水建筑物524.79公里,占总长664公里的79.01%);二期配套工程累计完成概算投资116.55亿元,占总投资329.09亿元的35.41%,累计完成管道安装92.25公里、隧洞掘进11.01公里。
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国云南省一项在建的水利工程,旨在从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以缓解该地区的缺水问题。该工程包含两期,一期工程总投资约825.76亿元,二期工程总投资约440亿元,预计2026年10月竣工。工程整体分为金沙江引水干渠系统、黄土山水库等多个子工程。
二、滇中地区的水资源现状
滇中地区北靠贡山山脉、南接云岭山脉,平均海拔在2000多米,是云南省旅游和经济开发的核心区域。然而,这个地区存在着很大的缺水问题。据科学测算,滇中地区每年的水资源总量仅为190亿立方米,而该地区用水量却已经超过了210亿立方米,每年缺水量达到了20亿立方米左右。
同时,滇中地区的水质也非常差。由于降雨量少、地势高峰多,山区土地表露、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浑浊、泥沙含量高,难以直接使用。因此,滇中地区的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意义
只有实施滇中引水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滇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彻底改变水资源匮乏状况,这是支撑云南省经济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基础工程、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建成后,各受水小区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保证率达到95%,城镇生活和工业基本不缺水,直接受益人口约1112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4%。该工程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因为工程是无坝引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将多年平均退还滇中地区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1.98亿立方米/年,有利于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预计到2040年年均可向滇池、杞麓湖、异龙湖补充生态环境用水6.72亿方,预计补水后2030年滇池、杞麓湖和异龙湖水质均能达到Ⅲ类。
1、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首先,滇中引水工程将从金沙江干流引水至滇中地区,给该地区带来了充足的水源。从而,可以为滇中地区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提供更多的水源保障。同时,通过引水调配,优化水资源配置,滇中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2、改善水质
其次,滇中引水工程的实施有望改善滇中地区的水质问题。通过引入金沙江水,可以有效稀释和冲淡滇中地区河水中的污染物,将这些污染物排放到滇池之外,从而减轻滇池的压力。
3、促进经济发展
除了改善自然环境,滇中引水工程还有望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水资源是现代社会各种生产要素中zui重要的一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引水工程的实施为滇中地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多的发展机遇,有望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4、该引水工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几乎全部工程类别,堪称水利工程的“百科全书”,对以后的引水工程项目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