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距离供水管道、热力管道、输油输气管道使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来监测管线漏损的这种工程越来越多,这几年更重视智慧管线安全方面的管理,配套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一点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是相当普遍,包括分布式光纤声波振动监测系统、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以及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等设备仪器的使用。对于这些系统的传感光缆铺设是一项大工程,费时费力费钱。下面杭州迈煌科技有限公司来说说关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铺设传感光缆时的注意实现。
一、传感光缆穿跨越及特殊地段保护:
传感光缆穿跨越应利用管道穿跨越结构,当条件限制无法利用时,应采用单独穿跨越方式穿越并设置标识。
(1)管道采用顶套管穿越公路、铁路时,在套管内有足够空间的条件下,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应采用钢管或塑料管保护,在管道和套管之间的空间内穿越,保护管两端应伸出套管两侧,长度不小于0.5m。当套管空间不足时,传感光缆宜采用钢管保护后,单独顶管穿越。
(2)管道采用大开挖方式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时,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应采用钢管保护,保护管的长度应长于穿越两端各1m。穿越河流时,保护钢管采用适合威海地下水的特殊防腐钢管或采用防腐措施,穿越公路、铁路的钢管也需做防腐措施。
(3)管道采用定向钻方式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时,在不影响管道定向钻穿越和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安全前提下,传感光缆可采用与管道一同定向钻穿越;否则应采用钢管保护后单独定向钻穿越。
(4)管道采用隧道方式穿越时,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声波振动光缆、测温光缆、应变光缆)宜敷设在隧道内设置的电缆沟或电缆桥架内穿越。
(5)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与已有地下管线及地下光(电)缆交越时,应与管道一同在地下管线及地下光(电)缆下方通过。
(6)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交越同沟管道时,宜选择在土层较厚的地段,并采用钢管或塑料管保护后从管道上方交越。
(7)在岩、砾石段,传感光缆同沟敷设在管沟底部时,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下方应垫细土或沙,其厚度不应小于0.2m;传感光缆同沟敷设在与管顶平齐的位置时,传感光缆上方应回填细土或沙,其厚度不应小于0.3m。
(8)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在管道设置截水墙和固定墩的地方,应预埋套管保护;如现场无法确定截水墙和固定墩的位置,在砌筑截水墙和固定墩时,可采用纵剖后的具有一定强度塑料套管保护。
(9)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采用穿管方式敷设时,管道两端应封堵严密。
二、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敷设时,应根据传感光缆盘长设置光缆接续点。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传感光缆接续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地埋式铠装传感光缆接头位置应该尽可能预留在阀门井等位置,且具有良好的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
(2)传感光缆在阀门井或小室接续处盘留长度不应小于12m。
(3)传感光缆接续应采用熔接法。
(4)传感光纤接续损耗应符合现行标准《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2部分:光缆接头损耗》YD/T 1588.2的规定。
(5)传感光缆加强件在接续处应连接牢固。
(6)传感光缆接头盒指标应符合现行标准《光缆接头盒 DI一部分:室外光缆接头盒》YD/T 814.1的规定。
三、与管道同沟敷设的传感光缆的ZUI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传感光缆的ZUI小曲率半径要求如下:
传感光缆外护层形式无外护层或04型53型、54型、33型、34型、333型、43型
静态弯曲10D12.5D15D
动态弯曲20D25D30D
注:D为光缆直径。
参考标准及规范:
YDJ44 《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YD5040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
YD/T1588.2-2006 《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 第二部分:光纤接头损耗》
SY/T4121-2012《光纤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
四、回填注意事项
1. 回填前应先将槽底杂物清除干净,如有积水应先排除。
2. 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砖、石块、大于100mm的冻土块及其它杂物。
3. 管顶或结构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轻夯夯实,严禁采用动力夯实机或压路机压实;回填压实时,应确保管道或结构安全。
故传感光纤上下应用细土或者细沙预先填埋。不能将砖头、石头及砾石填入。回填前,发现有可能损伤光缆的迹象或可疑时,应通知检测人员到场测量或通光检查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传感光缆,以确保光缆光纤的良好状态。回填时应避免将石块等填入沟底中,并应分层踏平或夯实。回填土应略高于地面以备填土下沉后于地面持平。回填前后必须通知检测人员到场,检测回填段光纤一切正常方可继续施工。回填过程中先用一层细沙覆盖住光缆,严禁回填沙土中含有大型石块土块。
如回填过程中违反以上规范要求造成的光纤断裂、损坏,从而导致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系统功能无法实现,施工方应负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