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文件出台背景:
目前,在国内关于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技术的工作有好多城市都在进行,像安徽、江苏等省份提出了“城市生命线”的概念,把给排水安全监测规入其中,智慧城市更加不用多说了,一直有在进行,但是没有一份统一的规范文件出台,当前,国内外对于建立供水管网安全风险监测技术体系还是空白,在此背景下,上海市率先推出地方标准文件《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技术规范》(DB31/T 1333-2021)(以下简称《规范》)。
上海市供水管网数量庞大、部分管道敷设年代久远,面临的落后、老化病害问题突出。上海市供水管网系统日常运行中管损问题突出,造成水资源浪费,且缺乏结构安全信息,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供水管网受邻近施工活动等第三方干扰、外部极端天气(如寒潮)、周边荷载作用等影响,易发生管网管逍结构受损。目前,供水管网监测主要以水质、水量和水压等系统功能监测为主,缺少必要的运行状态。服役状况、外部影响和安全监管等方面管网运行安全综合监测技术。
二、《规范》文件范围:
规定了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风险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工作实施数据处理与监测报告。
适用于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中管径大于或等于DN500的供水管道运行安全风险监测,其他供水管道可参考本文件。
不适用于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水质、蓄意破坏等的运行安全风险监测。
三、《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7665传感器通用术语
GB 50026工程测量标准
GB 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四、术语和定义
GB/T 7665、GB 50026 ,GB 504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1、安全风险监测safety risk monitoring
为获取供水管网运行安全状态开展的监视和测定活动。
4.2、保护性监测protective monitoring
为防止邻近区域施工、超载等周边活动造成供水管道发生损坏开展的监视和测定活动.
4.3、预防性监测preventive monitoring
为避免供水管网发生影响其正常运行或造成安全风险的各类事件开媵的监视和测定活动。
4.4、交叉路口intersection
两条或者两条以上城市道路在同-平面相交的区域。
4.5、交叠管线overlapping pipeline
同一区域内以上下、平行或交叉等方式铺设且会产生相互作用或影响的管线。
五、《规范》文件出台意义
在总结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运行安全监管工作实践及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历经五年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针对供水管网运行安全需求,围绕“三交问题”、“三类参数”、“两类监测”等关键技术要点,率先系统提出了保护性监测和预防性监测两类监测技术,为上海市供水行业开展管网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供规范指导,并为开展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维、预防式养护等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标准实施将全面提升全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另外还可以为其他城市开展供水管网运行安全监管工作实践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